從總體經濟學學會整理與思辯|個人成長

William Lin

--

5分鐘商學院第6週-總體經濟學

學習、思考、實踐,優化產品也優化人生,歡迎追蹤產品優化獅

總體經濟學概論:研究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行爲

本週5分鐘商學院的5個概念來自於總體經濟學,這幾週的經濟學,我們從行為經濟學知道人的行為會受心理、社會、認知與情感影響;從個體經濟學知道個體從理性的角度出發,才能將自身利益最大化。非理性到理性,我們學會用更客觀的角度修正並優化自己的行為,而從個體到總體,我們要學會的是用更宏觀的角度思考一件事情。

總體經濟學討論的內容比起個體經濟學更加難以直觀的理解,大多都是經濟學家透過數據總結出來的觀點或預測,會因角度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結論,相同的資料甚至可能因人的不同有相互違背的觀點。因此在看待總體經濟學時,不應該把這些資訊視為真理,而是把了解這些觀點,學會經濟學家們如何思考這麼多資訊的脈絡。

讓我們看看總體經濟學的定義:

總體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它以整個國民經濟為考察對象,研究經濟中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

如果簡單來看,總體經濟學討論的是整個經濟體系的經濟行為,例如:國民所得、物價水準、就業水平...等等。而研究這些的目的是為了一個經濟體系的穩定發展,因此通常會是以政府的高度來討論這些事情,下面就來看看第5週提到的概念。

1. 節約悖論—節儉導致窮困,消費才能繁榮

總體經濟學的起源來自於凱因斯在1936年發表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因應“看不見的手”—市場無法調節1930年代美國的經濟大恐慌,他認為政府應當在經濟衰退時提出政策,刺激需求,進而達到減緩失業與恢復經濟繁榮。而節約悖論就是出自於他的著作。

節約悖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

根據這個理論,消費的多寡與GDP( 國內生產毛額)有正相關;儲蓄的多寡則是與GDP逆相關。而GDP被公認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準的核心指標。所以在凱因斯的觀點,錢就應該拿出來消費,消費越多經濟況況越好;存錢,你沒有花費,別人就無法賺錢,總體來看經濟就會停滯不前。

所以站在政府的角度來看,人們是否不該儲蓄,當個開心的月光族呢?

不一定, 米爾頓·傅利曼─ 《資本主義與自由》的作者,他提倡政府的角色應當要最小化,讓自由市場自行運作,儲蓄的錢可以被銀行拿去投資,投資也能增加GDP。而當大家都把錢拿去存,真正會消費的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樣企業就會拿銀行投資的錢來開發更新、更好的產品,長遠來看,儲蓄更能促進經濟增長。

到底該消費還是儲蓄?誰對誰錯?這些觀點都有可以支持的論點在,經濟學家們也都持續在為自己支持的一方辯護。你覺得你支持誰的觀點呢?

2. 看不見的手(市場)與看得見的手(政府)之爭

以亞當斯密為首的自由市場主義者認為,市場只需要供需理論來決定,看不見的手最終會做有效的分配,政府不應該插手到經濟上,只要維持社會秩序,提供公共建設,保證並保護人與人協做的合同即可。

而凱因斯認為,市場的自我調節會導致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社會會因貧富差距導致極大的不安定,這也是最近美國大選,川普會當選的其中一個原因,中下階層的人再也無法忍受,願意讓破壞平衡的人來改一改目前的經濟態勢。因此,凱因斯主張政府需要調控這隻看不見的手,才不會讓經濟失控。

所以,政府到底應不應該干預市場呢?你認為呢?

3. 人口撫養比:每5個壯年要扶養1個長者?

人口撫養比為什麼重要?因為這代表,我們未來需要承擔的責任會隨著比例增長而增長,不要以為你壯年的時候只要養活雙親與自己的家庭,當國家的錢不夠給當時的老年人時,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壯年人口徵稅。

人口撫養比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 亦即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非勞動年齡人口指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指15~64周歲人口。

民國84年時,台灣的撫養比是10個青壯年撫養一個長者,20年後的現在已經變成每5人養1人,根據國家法展委員會推估,民國125年,每兩人就要養一個長者,也就是我們正值壯年的時候,幾乎翻了2.5倍。代表,如果到時的經濟要保持現在的社會總財富,現在才5歲的孩童,20年後一開始工作,他們1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必須是如今的2.5倍。

這樣看起來的確是個很大的危機,在生育率不會提升的現在,已經了解情況的我們,有什麼辦法在未來彌補這2.5倍的社會價值呢?

1. 增加效率

我們可以透過互聯網、Big data、AI、或是虛擬現實,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增加工作效率,用科技去彌補不足的勞動人口。

2. 創造新的價值

不要關注什麼在變化,而是關注未來什麼是不變的,以不變的本質來應對變化多端的世界。就我所知,人為了自身的成長、人與人的協作、人類探索未知,這三項是不會變的。如果我們找到新的方式、方法、工具,來取代目前做這三件事的,或許就能從中創造屬於個人的價值,也不用擔心扶養比了。

4. 泡沫經濟:早該知道,泡沫一觸就破

鄧紫棋 《泡沫》

‧‧‧‧‧‧
全都是泡沫 只一剎的花火
你所有承諾 全部都太脆弱
而你的輪廓 怪我沒有看破 才如此難過
‧‧‧‧‧‧

泡沫在陽光下能反射出七彩的顏色,讓孩子們興奮不已。這只是幻影,隨著泡沫越張越大,如果看不透完整的輪廓,這樣的美景一到臨近點就會破滅。經濟,如果人們只侷限在表面美好的光景,不去在意事件背後的輪廓,也會一觸,就破。

泡沫經濟: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與相關交易持續膨脹日益脫離實物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金融證券、地產價格飛漲,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蕩,甚至經濟崩潰。

泡沫經濟為什麼重要?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的認知抱有較高的估值,當一群人對同件事情有著相同的期待,群聚效應的影響下,價值會越估越高,人們也會投入更多的資本進入。當估值遠超過價值(在股市上有個說法叫本夢比),交易卻開始趨緩,人們的評估回歸理性時,泡沫最終就會破滅。

台北的房價從2003年以來開始快速攀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投資者對不動產的想像,他們認為人人都想在市中心有自己的窩,買房對他們來說是投資,未來轉手賣或租房一定會賺錢,導致市場需求大於供給,房價升值不斷。

房價會不會泡沫化,沒有詳細資料與嚴謹的推導我不敢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泡沫是來自於“所有人的共同想像”,當市場已經有人開始理性的評估,開始懷疑房價是否可以持續增長,是有機會抑止房價不合理的攀升。而對我自己而言,只要謹記,學習商業邏輯是為了讓自己理性,而商業是靠人來運作,要想在商業世界立足,要對人性有所敬畏。

Give me my money!

5. 收入再分配理論

再分配其實是社會主義政府站在社會公平的原則上,透過某些手段,把財富轉移的手段。

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礎上進一步完成的收入分配活動。即在各機構單位(或部門)之間所進行的“特殊交易”收支,也就是“轉移”。

轉移是指一個機構單位向另一個機構單位提供貨物、服務或資產等各種資源,而不從後者那裡收取任何上述資源做為對等物回報的行為。

簡單的說,我們的勞動成果得到的工資報酬、給國家的稅金、企業的福利金稱之為初次分配。而在台灣,再分配可以是勞保、健保等另外的支出,這些錢國家收走後,再把錢分配給其他人。

為什麼要再分配?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辛苦賺到的錢繳給政府,再分配給其他人?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你賺的錢不等於你自己的努力。可能是你天生的優勢,出生城市、四肢健全、你爸你媽帶給你的優勢,為了撫平這些不公,政府才會通過再分配的手段調節。

再分配是好的嗎?政府收富人45%的稅收,富人當然覺得不爽,但站在中產階級的角度,富人賺得多就要為國家貢獻更多可能是相對合理的。不過我以自己角度來看,再分配的前提是,相信政府會把我們提供的錢確確實實的分配到好的機構與政策。對於這個前提,在尚未查過足夠的數據以及透明化的資訊前,我其實是打個問號的。

小結

我們從行為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到總體經濟學,從小到大,底層到高層了解經濟學的基礎,學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前大學碰到經濟學就覺得OH MY GOD。現在才了解,想要在商業世界活得有聲有色,必須要從過去總結,預測未來趨勢,才能抓住一閃而過的機遇。

參考資料:總體經濟學節約悖論自由市場主義人口撫養比泡沫經濟收入再分配

我只會在發布新文章或活動時發信給你,不會提供給任何第三方廠商
這是蓋瑞與你一起學習的第12篇文章,終身學習,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按個Follow、 拍手或分享吧。能讓更多人看見好內容,就是給我最大的鼓勵。

--

--

William Lin

Senior Product Manager @ CMoney | I empower people to thrive, and using data to empower products.